2011-11-01
靖江先贤:一代工商巨子刘国钧
刘国钧(1887-1978),名金生,字国钧,号丽川,生于靖江县生祠镇。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实业家、著名的爱国民族工商业者。解放后,曾任江苏省副省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1887年,刘国钧出生于靖江县生祠堂镇,祖父经营过小土布庄,父亲曾任塾师,母亲帮佣。7岁父亲患精神病,10岁起以叫卖水果、酒酿、糊冥锭补贴家用,后在道观打杂。13岁时他读过一年私塾,15岁到苏南谋生,落脚武进奔牛镇,先后在刘吉升、元泰京货店当学徒、伙计,随后开店发迹。其自撰的条幅“问我平生少时苦,一生学费钱八百;日食三餐元麦糊,夜卧一张竹编床。半生事业万人功,富就安乐不忘贫”,既是他幼年生活的写照也有他发迹后的反思。
1915年,他进城与人合作创办“大纶机器织布厂”,成为常州进入现代动力织布的第一个厂家,后独资办厂。早年在常州提倡“机器革命”、“土纱救国”。1930年果断集资创办大成纺织染公司,8年间使大成企业由一个厂发展到4个厂,纱锭由1万枚发展到8万枚,资金由50万元发展到400万元,被誉为罕见的奇迹。曾4次东渡日本,并去欧美考察,引进技术管理结合工厂实践,提出工管工自治化、工教工互助化、工资等级化、工厂革新化、出口优质化的口号,全面提高工厂管理素质,并率先在我国纺织业中试制成灯芯绒、丝绒。抗战爆发后,他在常州的工厂大部被毁,他将幸存的机器设备迁运武汉的大成四厂,并先后在上海租界开办“英商安达纱厂”,与卢作孚合作在重庆北碚开设“大明染织厂”,在香港开设“大孚建业公司”。曾撰写《扩充纱锭计划刍议》一书,认为抗战胜利后,可用15年时间将全国纱锭扩展到1500万枚,与世界纺织业争雄。
抗战胜利后,远在国外的他立即回国复兴旧厂。到1948年,他在常州3个厂的生产实力已超过战前。解放前夕在香港九龙开办“东南纱厂”。1950年毅然自香港返回常州,在江苏全省棉纺织业中首先实行公私合营。1958年当选为江苏省副省长。历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省民建、工商联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和第四届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78年,92岁高龄的他在南京因坐轮椅脱空跌倒,股骨、胫骨折断,后因并发肺炎,于3月8日去世。时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正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向大会宣布:“接南京来电,常委候选人刘国钧不幸于今日上午逝世,原常委候选人不再递补。”
作为一个近现代工商业巨擘,刘国钧人格魅力主要在三个方面:
第一、零售商出身,市场意识特别强。从事制造业后,他不是“能做什么做什么”,而是“市场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当时,我国民族纺织企业生产的都是白坯布,市场上色织布、印花布全部是日商纱厂的产品。顾客需要色织布,更喜欢印花布,这两种产品的利润比白坯布也高得很多。刘国钧不惜投入巨资更新设备,率先生产色织布和印花布,以后又制成质地精美的丝绒和灯芯绒大批投放市场,使得日商纱厂老板大为惊讶。
第二、一生勤学善思,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为了研制新产品,刘国钧曾先后三次去日本考察,吃闭门羹碰软钉子仍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他第三次去日本是为了探索丝绒和灯芯绒的制造技术,吸取了二上日本饱尝闭门羹的教训,这一次特地请上海协祥布号写了介绍信,说“刘国钧是协祥董事兼业务,带了妻子儿子和女婿一道去日本游览,顺便参观”云云。日本人以为来的是零售商,大买主,接待十分殷勤,头几天考察非常顺利。参观第三家纱厂时, 参观已无法进行,但刘国钧不甘心就此打道回府。他了解到滨淞县是日本丝绒、灯芯绒的生产基地,而且加工业务已向农村发展,于是决定转道滨淞。滨淞的小厂主信息并不灵通,允许仔细观察整个生产过程;再到农村参观,日本农民并不把中国客人看作竞争对手,不仅优礼相待,还热心地介绍了操作方法。刘国钧经过考察研究,认为大成纱厂完全具备生产丝绒、灯芯绒的条件,缺少的是设备和技术。
可是,日本生产的新机器是不准许出售给中国的。刘国钧要买割绒刀,市场上每把日币三角,见是中国人,日本人拒绝出售。没办法,只得买通旅馆服务员花20倍的价钱帮忙代购。刘国钧在日本参观3个月, 除了长见识,还花3000元买到了1台旧八色印花车。
回到常州后,丝绒、灯芯绒和印花布试制在大成一厂、二厂同时展开。请上海纶昌印染厂的刘绅第工程师来负责安装调试,弄了6个月,那台旧机器怎么也调试不好。他再到上海日本纱厂请来一位日籍工人帮助,也未能解决问题。
“心之所至,无坚不入;意之所至,无远不届。” 刘国钧坚持认为,这部机器虽旧,但拆卸前日本人一直在生产,运转是正常的。他断定问题还是在安装或者操作的某个环节上,于是又去上海请来两个老工人。这两名工人用了一个月时间,还真是把这台旧设备救活了!
第三、从小本经营直至大老板,始终诚实守信。大成公司在资金周转及向国外订购设备等事上,曾得到上海银行的支持,在常州沦陷前,上海银行向大成公司的贷款总额已达250万元。抗战开始,东南沿海的厂商纷纷迁往内地,作为贷款抵押品的厂房和设备已失去价值。在重庆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对清理欠款拟订了归本无利的办法,上海银行对部分厂商甚至采用折扣归还的办法。这时刘国钧手中有汉口大成四厂分拆时得到的一笔现金,上海“孤岛”中的安达纱厂也经营得很好,因此决定不打折扣正常归还。他不仅分别在上海、重庆两地陆续还清了这笔贷款,还将多余的款项也存入了上海银行。上海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对刘国钧的诚实守信和卓识远见,也有了新的认识,从此结为知己。抗战胜利后,刘国钧在重建常州3个厂的过程中,上海银行不仅在放款上给以支持,陈光甫还担任了大成纺织公司董事会的董事长。
熟悉市场,诚实守信,勇于创新,同时具有这三个特点的企业家,在中国现代实业史上并不多见,而刘国钧则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
大成公司在总经理刘国钧的领导下,经营管理、产量质量、技术创新、花色品种、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年年盈利,年年增资,可谓逆风千里。从公司历年申请注册增资的情况,就可见其发展梗概:1930年创办时,注册资金50万元;1931年冬,增资为100万元;1932年,注册增资为140万元;1935年,注册增资为200万元;1936年,注册增资为400万元。
大成纺织公司在日寇侵华战争期间曾遭受严重损失,抗战胜利后再振雄风,至1949年常州解放前,已拥有3000余万元资产,19年间(1937至1945年为负增长,实际是11年)资本增长75倍。整个三十年代,大成公司在中国民族工商业中一枝独秀;抗战胜利后能在三年里修复创伤并获得发展的企业,在中国也是独一无二的。靖江先贤刘国钧,无愧为一位杰出的现代实业家,他为艰危困顿的中国实业界创造了一个个令人鼓舞的奇迹。(光芒燃具公司 钱明)
协会地址: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中路127号
联系电话: 0523-84805822 (网站服务中心)0523-84805822 (办公室)传真: 0523-84805600 电子邮件: Email:jjqyjxh0011@126.com
Copyright © 2011-2027 靖江市企业家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