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褶皱中书写山河

2025-07-01 作者:王 政 来源:《靖江企业家》2025第7期

长江北岸的晨雾里,总漂浮着金属与汗水的味道。1984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长江之畔,一颗名为“双新”的种子在靖江大地生根发芽,它就是江苏双新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前身是靖江县冶金拉丝厂、靖江市密封件厂,1996年在新疆成立乌鲁木齐石化配件厂,2000年靖江市密封件厂改制为靖江市福大耐酸机泵厂,2009年4月,江苏双新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目前公司下辖三个分厂:新桥镇夹港南路分厂、新桥园区新江路分厂、新疆乌鲁木齐米东区分厂。公司主要生产圆型和椭圆型系列缠绕垫、齿形垫及波齿复合垫、金属环垫、高压石墨密封圈、模压填料、非金属垫、柔性石墨复合增强垫以及各类异形垫片,适用温度从-190度至700度,使用压力从PN2.5到PN420,从国标到核级均能满足众多特殊工况的要求。在填料静密封行业中,公司以专业的技术、专业的团队、专用设备以及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生产线,打造覆盖了石油、化工、造纸、电力、冶金、制药、容器、泵阀、造船等众多行业、千万片年产能的密封件生产企业。

芦苇滩旁的工业火种

上世纪80年代,当邓方乔和7名工人在老厂长的带领下,踏进新桥镇四墩子的芦苇滩时,没人想到这片泥泞的江滩会成为中国密封件技术的“延安”。四十载春秋流转,双新科技从手工作坊蜕变为行业标杆的故事,恰似长江在靖江拐出的那道弯——既有九曲回肠的艰辛,更有奔流向海的壮阔。邓方乔永远记得那个阴雨绵绵的清晨,工人们用竹竿支起防雨布,将国营阀门厂淘汰的冲床架在砖垛上。江风裹着咸腥味灌进临时厂房,工人们不得不用砖块压住图纸防止被吹跑。第一笔订单来自县上的化肥厂——20片石棉橡胶垫,利润刚够买三斤猪头肉。

“那时候的密封件就像饺子皮,厚薄全凭手感。”老技工王师傅回忆,邓方乔时常来到车间,边查看边发问:“0.5毫米的误差,氨气管道会泄漏吗?”当同行还在用牛皮纸垫应付管道密封时,邓方乔带着技术人员跑到上海橡胶研究所,用三十斤靖江蟹黄汤包换回半本《高分子材料应用手册》。

为攻克高温密封难题,团队夜以继日,通过一次次实验,进行技术突围。连续七天七夜,他们就像守护神,轮班观测金属蠕变。当波齿复合垫在560℃下坚持到第49小时,几百米外的江面上突然传来轮船汽笛声,邓方乔猛然惊醒:“这不就是最好的警报器吗?”他们连夜改装压力测试容器,用汽笛声作为泄漏预警装置。这一土法发明,后来被写进行业技术发展史。

在标准裂缝中突围

1997年深秋的北京,邓方乔在中石化招标现场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双新科技的产品性能测试排名第一,却因没有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被取消资格。返程的绿皮火车上,他蹲在车厢连接处,借着摇晃的顶灯逐字研读《压力管道元件安全技术规范》。车过徐州时,他突然拍案而起:“我们要建自己的检测中心!”这场豪赌几乎掏空家底。当价值120万的氦质谱检漏仪运抵靖江时,财务科长急得直跺脚:“这是全厂三个月的工资啊!”但邓方乔力排众议,在检测中心外墙刷上“精度是良心的刻度”八个红字。公司建立理化实验室,从华东理工大学购至垫片性能综合试验机,对金属缠绕垫及非金属垫的压缩率、回弹率及泄漏率进行定期检验。公司引进汉显式硫含量测试仪及微库伦滴定仪,对石墨中的硫含量及氯含量严格把控,同时采用电阻炉对石墨卷材的热失重及碳含量的每一个批次号进行检验。公司在低泄漏填料设计中,确保泄漏率符合API 622要求,实验室引进氦质普仪,确保填料泄漏率在100ppmv以下。2000年至今,公司与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签订框架合同,对所有产品及每个批次原材料,均可进行任意次数的送检。2003年寒冬,当认证专家组宣布双新科技通过TSG认证时,实验室的温度计显示-5℃,但每个人脸上都淌着汗。

市场的大门自此訇然中开。2006年,公司为中核苏阀提供高压石墨密封圈,替代了金属密封圈,降底了成本,也确保了低泄漏要求,后续推出了ePTFE+金属的波纹垫及低泄漏组合填料,替代了传统的复合增强垫,国标石墨组合填料。乌石化总厂的第一批订单,让双新的金属缠绕垫挺进西部能源动脉;中核苏阀的核电密封件合同,则将企业推向了技术巅峰。在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中,双新研发的核级石墨密封圈经受住168小时满负荷测试,泄漏率仅为国际标准的1/3。庆功宴上,邓方乔却盯着反应堆模型出神:“我们该去更深的蓝海。”

向西,向西

2011年春天,塔克拉玛干沙漠刮起十年未遇的黑风暴。双新科技的商务车在315国道上艰难爬行,后座上的邓方乔紧抱样品箱,像护着新生婴儿。他们此行要攻克新疆广汇集团的LNG超低温密封订单,这个被欧美巨头垄断的领域,连德国工程师都摇头:“零下196℃是密封技术的禁区。”

在哈密工厂的测试车间,德国专家戏谑地称他们的样品为“冰镇铁环”。邓方乔不发一言,带着团队在零下30℃的库房里连续工作72小时。当改良后的密封件在第107次液氮冲击试验中保持完好时,德国人摘下眼镜擦拭:“你们创造了东方的工业奇迹。”如今,这些印着“双新科技”字样的密封圈,正守护着中亚天然气管道穿越帕米尔高原。市场的疆域随着技术突破不断延展。2015年,双新科技登陆美国休斯顿OTC展会。面对国际买家的质疑,技术总监当场切开密封件展示梯度复合结构,金属断面的晶相图谱犹如神秘星云。当纽威阀门签下五年供货协议时,邓方乔正站在墨西哥湾的钻井平台上,看落日将“双新科技”的LOGO染成金色。

数字浪潮中的二次创业

2019年台风“利奇马”袭击靖江那夜,邓方乔在数字化车间守到凌晨。新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正在进行首次全自动试产,风雨拍打厂房的声音与机械臂的嗡鸣形成奇妙和弦。当第一片AI质检的密封件下线时,大屏显示的0.001毫米精度让他想起1984年那个误差2毫米的手工垫片。

市场开拓进入数字维度。为扬子江船业定制的“智能密封系统”,能通过卫星回传远洋货轮的实时工况。当“太平洋黎明”号穿越好望角遭遇12级风浪时,靖江总部的工程师正根据云端数据调整密封预案。这种“数字孪生”服务,让双新科技的合同金额三年增长270%。

最艰难的转型发生在疫情期间。面对国际物流中断,邓方乔力主开发氢能源密封技术。研发团队在隔离酒店用视频会议攻关碳纤维缠绕工艺,厨师送餐时常见他们争论得忘记吃饭。2022年冬奥会期间,当张家口的氢能大巴平稳穿梭时,车上的储氢罐密封系统正闪烁着“双新科技”的智慧光芒。2024年“过程阀门低泄漏填料”通过TUV认证,并获得《符合性证书》。2025年1月,主产品“PTFE+不锈钢缠绕垫”通过《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机械研究所密封件产品质量监督测试中心》低温液氮检验(-196度)检验。

江流天地外

双新公司的“新”是为了适应市场不断变化作出的新突破,是始终领先行业半步的新底气。公司先后获得合肥通用机械产品认证有限公司GC认证、中国液压气动密封工业协会机械密封与填料静密封专业分会理事单位、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45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全国填料静密封行业优质企业、中国液压气动密封工业协会的荣誉证书、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证书、中国船级社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中核苏阀合格供应商证书、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称号。

站在新建的科技展厅,邓方乔常凝视那台1984年的老冲床。斑驳的机身上,“安全生产”的油漆字已模糊难辨,却依稀可见当年工人们刻下的产量标记。四十年间,企业从江滩走向深海,从经验走向数据,但某些东西始终未变——比如检测中心外墙那八个褪色的红字,比如每次发货前必做的手工复检。

如今的双新科技,密封件年产能突破1000万片,产品出口23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公司多年的努力,加强了企业的现场管理和产品研发,进一步拓宽了市场,公司将客户扩大到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总厂、苏州纽威阀门、江苏苏盐阀门、江苏神通阀门、中核苏阀科技、浙江伯特利、江苏亿阀股份、江苏新扬子造船、福斯(苏州)流体控制、盐城奥凯阀门、江苏明通福路等30余家龙头企业。但在邓方乔的蓝图中,真正的征程才刚刚开始:为空间站研发的真空密封件正在模拟舱内测试,生物降解密封材料已在实验室萌芽。当年轻工程师们讨论量子密封技术时,他总会提醒:“别忘了去江边看看——江水教会我们,真正的技术应该像河流般滋养万物。”

四十载光阴流转,这里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双新”人的智慧与汗水,承载着“双新”人的责任与梦想。“双新”二字早已超越名称的范畴,它是主动承揽社会责任的暖心印记,是造福员工的初心体现,更是服务客户、从客户满意开始的一次次自我挑战。公司以“合作共赢”为羽翼,助力客户版图随时代脉搏共振。双新,既是新技术与新担当的碰撞,更是创新精神与匠心传承的融合——这,凝聚着江苏双新科技四十载的厚积薄发。

双新科技,向“新”而行!